订阅
影视大全,小熊影视, https://www.xxys520.com/ 4月7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824例无症状20398例,累计确诊病例4384例,无症状感染者127344例,累计131728例。 很多人在问,上海的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不妨我们先把每日的数据列出来,进行透视分析。 真正影响疫情的是社会面之外,也就是隔离区之外的风险区。 意味着在隔离区外的病例会形成社区传播链条,通过时间轴和数据来梳理下上海疫情,何以至此。 01 过去两年,上海都是疫情的模范生,“精准防控”、“瓷器店里抓老鼠为人津津乐道”。 全国各地以上海的防疫为样本,不乏赞誉之声。 早在1月份,张文宏就提出要上海做好“疫情规模超出现在5倍或者10倍”的相关预案,不知道是何种原因,上海并没有做好,大概2年多过去了,很多人都觉得病毒并不可怕。 因为上海能做到快速控制疫情,不外溢,医疗资源不被挤兑,对民生危害最小。 可是以往的精准防控对付的是德尔塔及其变种病毒,当碰上奥密克戎之后,上海还沿用老办法,就显得力不从心。 有数据推算过,在同等的初始爆发条件和防控力度下,奥密克戎的感染力比此前的病毒高出5.82倍,因而目前看到唯一能确保清零的办法,“就是在第一例病例出现后,立刻采取全城封控”。 在香港疫情肆虐的时候,上海接收了一批香港过来的人,华亭宾馆的失误不可推卸。 到了2月底,河南、江苏、浙江、陕西、山西、黑龙江、江西、安徽等10个省、20个城市都发现了来自上海的感染者。 此时的上海还是老样子的操作,以不扰民为主。 3月1日,上海市普陀区一名女性被确诊感染新冠,流调之后,精准防控确定了一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中风险地区。 当时的上海专家应该有了共识,奥密克戎导致的都是轻症,精准防控就够了,以前做得就很成功。 奥密克戎的特点就是隐蔽性、感染力极强,当传播开之后,很难流调找出感染者,筛查密接更不要想了,即使想做什么都已经失去了意义,除了全城封闭。 吉林疫情爆发之后,3月12日,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重申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 3月12日晚上23时,上海终于升级了管控措施:非必要不离沪,确需离沪的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来沪返沪的人员须持有抵沪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3月11日,无症状78人中,隔离区只有57人,社会面筛查发现21人,占比高达26.51%,风险等级应该开始提高了。 从3月12日开始,社会面阳性的数据越来越高。 同一天,上海六院的医生和护士发生肢体冲突,才爆出上海的疫情不容乐观。 3月13日到17日,社会面阳性比例持续上升伴随着阳性总人数的上升,已经意味着失控! 3月17日,社会面筛查发现阳性比例达到惊人的59.62%,意味着社区传播已经开始! 此时如果全域封锁,上海还是可以控制疫情的。 可并没有这么做,外溢还在继续,上海还在执行精准防控。 02 3月13日-3月20日,深圳用7天慢生活加三轮全民核酸检测和病毒赛跑。 跑赢奥密克戎,深圳用一周时间,损失超过600亿的代价做到了。 从3月19日-3月22日,上海四天报告超过3000例无症状感染者, 上海的疫情处于吃紧的状态。 很多上海的小区开始了2+2+2+7+7的封闭循环中。 社会面阳性比例一直居高不下。 3月22日,上海表态能解决问题, 3月25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张文宏表示目前上海整个传播指数级的上升已被打断。 同一天,上海东方医院护士因为哮喘得不到救治去世,疫情带来的次生伤害已经很明显了。 3月26日,上海专家表示,目前防疫是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可以说也是被逼出来。 不能封城是因为更看重经济和民生。 同时上海的外溢也非常严重。 3月25日开始,随着筛查不断的扩大,隔离区之外发现的阳性数量开始爆发式增长,三天后,上海开始了三级管控。 4月1日,上海,4月4日、6日开始两轮全员核酸检测。 从现在的数据来看,社会面阳性的比例已经下降到5%左右,效果很明显,但是确诊达到高点还需要点时间。 03 上海的这波操作其实就是两难,本想尝试防疫模式的新探索,但是感染人数暴增,这时就有两条路: 一是,继续放开,推行抗原自测、轻症居家隔离,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救治确诊病例和危重症上。但是这样防不住外溢的病例,基数太大,医疗资源也吃紧了。二是,用深圳的模式,也就是武汉封城的加强版,直接封城。 从最先开始的探索,到左右摇摆,3月27日升级管控,再到全面封闭。 上海走回了原来的路,和全国保持了一致。 对于一些医疗专家来说,专家有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建议。 但决策的并不是这些专家。 来源微博@踏浪天下 根据36天数学模型来看,经过这一周的防疫,整体确诊病例增速已经放缓。 来源微博@小穆数码站 根据香港疫情的数据分析,香港大概用了25天达到峰值,之后确诊数据往下走。 3月28日之后,全国开始驰援上海,按照上海现在的数据,参照香港的和数学模型,有望一周内达到高点。 现在的问题是《上海这波疫情控制之后,要怎么办?》 现在我们是举全国之力来支援上海,力度比武汉还要大,当然防疫的模式还是“动态清零”模式不动摇。 因为我们现在还没准备好放开。 现在各地都还有零星的病例,带来的都是巨大的防疫成本。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上海现在的无症状统计是按照核酸阳性,没有做肺部CT的,统统放在无症状里面。 现在的人手和资源也做不到全部的来照CT,所以无症状的总量很惊人。 但要注意的是无症状也有可能自愈,也可能转化为轻症、重症。 现在吉林2.5万确诊感染者里面,有50例重症、35例危重症、10例插管。 吉林1.6万感染者里面,有42例重症、2例危重症。 今天(4月8日),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上海疫情出现1例重症病例。 自3月1日以来,截至4月7日24时,上海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131524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127131例、确诊病例4393例。在确诊病例中,有些是无症状感染者转归,也有从轻型、普通型转为重型,目前有1例重型,正在治疗中。所有确诊病例中,18岁及以下占15%,18岁至60岁占69%,60岁及以上占16%。所有感染者中,年龄最小10天,最大98岁。 本轮上海疫情终于出现了重症,确诊之后出现重症概率是13万分之一,具体的重症患者情况并没有公布。 所以说,奥密克戎对有基础病的人可能是个很大的伤害。 来源香港卫生防护署 看看香港公布的死亡病例来看,超过80岁的老人,不打疫苗的话要比打满三针的同龄人病死率高出14.65倍,70-79岁的老人,这个倍数是40.61倍。 能打疫苗的还是都打上疫苗,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人。 04 今天,吉林省吉林市已经社会面清零。 上海的拐点和社会面清零也会很快来到。 上海这次还是没有蹚出一条新的防疫模式来,现在全国援助上海,各地的医疗资源也很紧张。 不管是渐进式开放,还是突然躺平,带来的问题是医疗资源的挤兑。 这次的上海应该是在一周内迎来曙光,达到拐点和社会面清零,之后呢? 如何在防疫和民生之间达到平衡,上海花了很大的代价还是没有走出来。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