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牛人网 9月3日,第四届中小投资者服务论坛以线上方式举行,本届论坛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为主题,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全程在线直播。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董国群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如何有效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一直都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这两年,以注册制改革为引领,上市公司供给实现了常态化、可预期。他从上交所一线监管与服务角度,结合近期工作重点,从四个方面分享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者保护的相关内容。 第一,重视对话,搭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交流平台。董国群表示,保护好投资者,首先要帮助投资者清楚了解上市公司,这也是上交所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的根本要求。从去年开始,上交所更加注重帮助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面对面”沟通交流,突破传统信披渠道,通过业绩说明会等方式,帮助投资者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上市公司情况,让投资者清楚地知道上市公司在做什么、发展如何。 在证监会指导下,2020年年报期间,上交所动员1600余家公司召开了业绩说明会,其中包括全部的科创板公司、沪深300指数公司、“A+H”公司和央企控股公司,业绩说明会的规模、数量都创历史新高。同时,上交所也注重不能将业绩说明会流于形式,在借鉴优秀公司经验并参考国际实践的基础上,尽可能丰富业绩说明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董事长、总经理等“一把手”亲自出席,与投资者互动问答时间占据三分之二以上,大大提高了交流效果。在此过程中,交易所做了一些前期的推动工作,但更主要的是,上市公司逐步认识到,只有重视投资者,讲好上市公司故事,积极向市场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前景,才能更好地被投资者和市场接受。目前,已有不少沪市公司积极主动举行2021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业绩说明会已成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互动交流的重要选项。 第二,强化信披,在风险化解中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董国群注意到,这两年,部分上市公司爆发风险,有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也有大股东陷入高比例质押后的流动性危机,不少公司风险交织复杂,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风险化解已成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阶段性重点工作。平衡好上市公司纾困和投资者保护,也是风险化解中的重中之重。 在证监会的指导下,上交所持续加强风险排摸,推动风险化解,严防风险外溢,并将投资者保护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一是保障投资者知情权,对于风险隐患较为突出的公司,督促其做好风险揭示,强化信披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确保投资者获得足够的信息,能够结合自身实际,理性做出投资决策。二是保障投资者的交易权,严把公司停复牌和相关操作事项,确保交易的连续性和充分性,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交易权,充分释放风险,为后续风险处置和市场出清创造空间。三是促成合力,分类施策,与地方政府、证监局、金融办等强化沟通,形成风险化解合力,按照“三个一批”的思路,通过重整一批、重组一批、主动退一批,促进存量风险公司有序出清,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去年以来,上交所已推动完成逾百家风险公司的化解任务,并将高比例质押公司数量压降至百家以内。 第三,建章立制,夯实投资者保护的制度基础。董国群指出,一直以来,解决“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成本低,投资者维权成本高”这一矛盾,是上市公司监管领域投资者保护的重要课题。在公司监管方面,上交所认真践行“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及时处置违法违规行为,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2021年上半年,共作出公开谴责18份,同比增长20%,并对涉及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财务造假等恶性违规案件的相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认定。同时,多举措提高案件处理效率,践行“三及时”原则,积极回应市场关切。 第四,守好底线,坚决贯彻资本市场监管的人民性。董国群表示,一线监管是交易所的主责主业,必须守好市场底线。这几年,上交所按照分类监管、精准监管的思路,认真做好信息披露监管。一是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的事中事后审核,坚决打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重点问题,持续关注苗头性、隐患性问题,强化对“三高类”并购重组监管问询,督促中介机构切实履行“看门人”责任,防范上市公司“病从口入”。 二是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拓宽绩差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做到应退尽退,退得下、退得稳,今年上半年上交所退市公司已达11家。在退市中,重点做好投资者诉讼维权、退市整理期监管等事关投资者切身利益的事项。 三是优化信息披露与股价联动监管,对涉及严重概念炒作、“伪市值管理”“蹭热点、割韭菜”等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