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特思尔股票网 http://www.usb-abc.com/ □ 本报记者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卢立平 这个学期,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日照市东港区刘女士的焦虑终于有所缓解。 此前,刘女士感觉就像一个陀螺,每周都陪着儿子在各个辅导班、兴趣班之间“赶场”。 “校外课业辅导被叫停了,学校教学也要求不随意增减课时、增加难度、调整进度,不超前超纲,终于不用担心不上辅导班孩子就落后在起跑线了。” 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教师作为政策的落实者和执行者,是实现减负提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双减”之后,日照实验小学从教师队伍优化和教学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探索,充分挖掘教师自身潜能,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 譬如,落实“轻负高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变此前的40分钟教学为现在的“前5分钟复习,中间25分钟教学,后10分钟回顾”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温故知新,巩固课内知识。 教学时间缩短了,教学过程如何更高效?日照实验小学开启多级教研模式,采用“任课教师率先备课——年级教研组集体研究——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再调整”的模式,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同时,以新进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展能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外出学习汇报课、全校教师推门课等“五课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 作业布置和考试形式也随之一变。需要查漏补缺的孩子,做基础型作业;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选做弹性作业。“通过日常的课堂互动,我们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项会有大致了解。减少机械重复作业,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巩固提升。”五年级教师栾文婕认为。 “无纸笔素质展示”,是日照实验小学在落实“双减”政策之下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设置“玩转字词”“记忆达人”“能说会道”等一系列关卡,各班级在带领学生进行有趣游戏闯关的同时,测查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弱化了校外培训机构的作用,课后延时服务在解决家长“四点接送难题”之外,也开始被寄托了更多期待。 日照实验小学的“1+X”课后服务模式,让更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1”即教师辅导,学生自主作业;“X”即阅读、艺体、科普、劳动实践等兴趣课程。 “在做作业的时候,不明白的问题在课后服务时间就能问老师。以前都是回家之后做作业,遇到不会的,爸爸妈妈也不一定会。”六年级学生厉彦昕说,现在他基本在课后服务时间就能把作业完成了。 对六年级的韩旭来说,“双减”带来的不仅是一身轻松,而且有了更多自由支配时间,酷爱书法的他,最近在网上搜集橡皮章篆刻的视频,饶有兴趣地自学起来。 “解放他的头脑,让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让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够到大自然、大社会中获取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让他能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从教三十多年的日照实验小学党总支副书记张继宝认为,“双减”政策的落实,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中解放出来,孩子们学起来更轻松、校园生活也加更丰富多彩。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