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文/背起行囊(原创文章,欢迎大家转载分享)我的热爱能走多远?直到向往的风景变成走过的地方 其实这些年,中国在基建方面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国家面貌日新月异,像中国的造桥工程技术在国内配合高速铁路工程的历练下,相继建成了世界跨度最大的铁路拱桥—北盘江特大桥,以及被誉为“世界铁路桥之最”,同时布置了六线铁路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也难怪被人送给我们“基建狂魔”的称号。2.5小时拆掉一座大桥,9小时完成铁路站改造,43小时“旧桥换新桥”,中国速度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也让中国在全球的基建市场上留下了“基建狂魔”的名号。 查看大图 中国成为“基建狂魔”,当然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雄厚实力分不开,在中国社交网站知乎热搜榜上题为“为什么说中国在基建狂魔”的问答中,网友们各抒己见,但几乎都表达了对中国基建实力的自豪之情,“中国不算基建狂魔”的话,那可能世界上就没有基建狂魔了。无论从数量、规模、建设速度、各项指标来算,中国都是领先于世界的。 查看大图 但有一个问题也让很多网友困惑,中国号称是基建强国,那为什么中国的公路处处都是补丁,德国却年年如新呢?众所周知,我国发展一直很快,也曾计划想要在2020实现全面小康,秉着和国家发展的观念,很多地区虽然经济跟不上,依然选择先发展后修路,等经济的脚步跟上了再修路,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大多数公路都是补丁,而这也是我国和日本相差甚大的一点。 查看大图 其次,中国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并不能很好地做到与其它建设相融合,这也极易造成其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与公路建设相脱节,所以人们往往在修好公路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不停地铺设各种管道和其他装备,不难看出,总有一些工人将一块块沥青路面挖开,铺设各种设施,在合上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整块路面的不协调,虽然我国的路面并不太美观,显得坑坑洼洼,但实际上它并不会对行车造成不便,在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下,先铺好路,随后陆陆续续还会有很多基础设施,这也是中国当下最适应的一种方式。 查看大图 但是日本恰恰相反,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日本在修建道路时,更注重的是道路的质量,也就是说日本会在修建之时,以更高的技术水平考量道路的质量问题,保证道路能够更加耐用,这样一来,在不同国情下,道路也就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表现,日本的公路显得更耐用,我们的道路质量相对偏低。 查看大图 其次就是日本一直沿袭的工匠精神,使得道路质量居高不下,日本看重后续的体验,导致修建道路旷日持久,需要精雕细琢,不仅会在修建之前就大动干戈,研发出科学的修建计划,同时也会在修建过程中不慌不忙,提升道路的质量,也就杜绝了坑洼道路的出现,会更耐用。 查看大图 不仅如此,在修建完成后,日本还会就道路进行进一步的综合考量,在确保质量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将其投入使用。所以这也就导致日本的道路年年都是新的,而因为国情和各方面的因素不同,导致我国的公路看上去坑坑洼洼的。 pdf阅读器 https://www.pptmuban.com/zhuanhuanpdf/291.html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