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看电视剧 https://kanpian.cc 四野战将系列54:徐国夫(一) 作者:桅杆 徐国夫少将是安徽六安人,自小给东家放牛。1928年,时年14岁的徐国夫拿起一把菜刀,跟着哥哥参加了摸瓜队(即游击队)。1930年皖西成立红11军33师时,他与哥哥一起编入主力红军。我军众多将领在战争年代历经磨难,但徐国夫的经历似乎更为坎坷;他是我军最早的骑兵部队指挥员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担任大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军中职务不算高,却以“会打仗”出名,打过很多胜仗,也两次“走麦城”。他在红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都战功卓著。从今天开始,就说一说这位经历特殊的徐国夫将军。 徐国夫少将 一、许世友硬把徐国夫调到骑兵师:到我这里当骑兵,大砍大杀,多痛快! 徐国夫打仗不要命,也爱动脑筋,头脑冷静,能打仗,也会打仗。战争年代,他从战士、班长、排长、连指导员、骑兵团长到师长(旅长),职务虽不高,打仗却很出名。怎么叫打仗出名?这从他与二、三、四野的3大悍将结缘,或许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的木门扩编,徐国夫由重机枪连指导员,调任红9军政治部工作,先是党务科长,后是组织部长。 1936年3月的一天,红9军政治部主任曾日三找他谈话,说准备调他去成立不久的骑兵师,征求他意见。在机关干了2年多的徐国夫高兴极了,因为终于可以去前线了。报到那一天,骑兵师师长许世友对他说:“大眼眉(将军眉毛重,故有此外号),知道你怎么来的吗?你们军里不放,是我硬要过来的。你打仗有两下子,总在机关蹲着,浪费了材料。到我这里当骑兵,大砍大杀,多痛快!”能让许世友这样的虎将看中并“硬要过来”,可见徐国夫打仗绝非一般。 到了骑兵师,他先是当连指导员,2个月后担任1连连长。当时骑兵师之下,没有团、营建制,只有4个连,最初只有200多人马,1连一直是主力和先锋。进入骑兵师后,徐国夫苦练骑兵本领,很快完成了骑兵科目训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骑兵和骑兵指挥员。 1936年10月,骑兵师扩编,下设2个团,但仍是4个连,规模却扩大到近1000人马。徐国夫提升为1团团长。抗日战争期间,他还曾经担任129师骑兵团参谋长、代团长,是我军最早的骑兵部队指挥员。 二、王近山抽不开身,经常指令徐国夫去指挥作战 1940年6月,冀南军区将所属部队整编为3个旅。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安排徐国夫担任新8旅22团副团长(后代理团长)。当时有个特殊背景:很多部队是收编当地抗日武装组建的,我军派去的干部很多担任副职,但主要负责指挥打仗。当时,徐国夫是129师骑兵团代理团长,不愿意离开他喜爱的骑兵团。 新8旅兼7分区政委肖永智(1943年10月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找他谈话,在介绍了22团情况后,说“22团是旅里的主力团,没有一个能指挥打仗的硬手怎么行啊”。这样一说,他的思想就通了,服从组织决定。 新8旅副旅长是王近山,也是管作战的副职。当时部队发展很快,缺少指挥能力强的军事干部。这样,在冀南根据地期间,徐国夫不仅指挥22团,还经常到别的部队“打短工”。就是别的部队打仗时,王近山如果抽不开身,经常指令徐国夫去指挥。王近山是二野著名的战将,号称“王疯子”,以打仗勇猛著称,战功卓著,自视也很高。能让“王疯子”这样器重,可见徐国夫之勇之智。 三、韩先楚把徐国夫从42军硬要回来:谁让你来得这么慢! 进军东北后,徐国夫一直在3纵任职,先是9旅副旅长(也是管打仗),后任9师师长。1947年4月四保临江期间,3纵和4纵召开联合作战会,徐国夫与韩先楚第一次认识。在这次会议上,徐国夫在韩、曾(克林)的方案之争中,见识了韩先楚的风格,对其军事才能和担当精神深为佩服。会后与徐国夫握手时,韩先楚对其历史和战例如数家珍。两个“好战分子”可谓一见如故。 1947年9月26日,3纵召开秋季攻势作战会议。东野战史上,著名的3纵奔袭威远堡作战方案之争,就发生在这次会议上。当时,韩先楚调任3纵司令员才3天。由于罗舜初政委与韩先楚意见不一致,长时间的沉默后,与罗舜初交情甚好的徐国夫,第一个表态支持了韩先楚。 1948年3月,5纵成立时,东总从各纵抽调干部,明令凡是“5纵选中的干部,无论职务高低,均不得拒绝”。就这样,因为能打仗,徐国夫被5纵选中,被调任到5纵13师师长。在此之前,韩先楚已经提议让他担任3纵参谋长。被5纵选中后,韩先楚又多次向东总首长争取,要把徐国夫留在3纵,但未获同意。 韩先楚对此念念不忘。1949年8月,四野南下湖南。当时,12兵团司令员萧劲光奉命到长沙与陈明仁谈判起义部队改编等事宜。为了确保安全,徐国夫被萧劲光临时点将,客串了一回谈判小组的“警卫连长”。在湖南攸县,他遇到40军(3纵改称)政委罗舜初。老战友一年多没见,格外高兴。 临分手时,罗舜初问徐国夫愿不愿意回40军,说“我和老韩一直想让你回来”,并给出两个职位供他选:一个是军参谋长,一个是119师师长。徐国夫说要是能回,就去119师,他不愿意坐机关,愿意指挥打仗,但就怕42军(5纵改称)不肯放。罗舜初说这事你不用管。结果没过10天,徐国夫收到电令,调任40军119师师长。 报到时,韩先楚一见面就给了他一拳,说“谁让你来得这么慢!”韩先楚这一拳,既是战友之情,也是求才之切。 四、悍将看中的人定是虎将 战场事实证明,徐国夫确实也值得上述悍将如此欣赏和倚重。 1936年8月,徐国夫到骑兵师5个月时间。一天,徐国夫率骑兵1连为北上探路先锋,途中与马步芳的一支骑兵部队遭遇,这股马家军骑兵人马多、战术好,战斗异常激烈。战斗中,有人报告说,许师长也上来了,正在与敌军激战。 青年许世友 徐国夫知道,许世友打仗总是冲在前面,但这次是遭遇战,情况危急。他立即率1个排拍马赶去,远远看见许世友被马家军骑兵围住,正在拼命砍杀。见状,徐国夫快速冲过去,命令1个班保护许师长后撤,自己率2个班挡住敌骑兵厮杀。经过一番拼死搏斗,终于突出重围。战斗中,他连续砍倒6个马家军骑兵,自己左手也被砍了一刀。这一战,可以说救了许世友一命,也可见徐国夫之猛。 徐国夫回到40军的第一仗,就让40军和119师大放异彩:在衡宝战役中,他指挥119师行动迅速,超越并堵住了桂系171和176这2个精锐师的退路,经37小时恶战,为四野聚歼桂系4个精锐师创造了条件。此战,119师是被林彪点名直接指挥、战后被四野总部通令嘉奖的2个师之一(另一个为丁盛的135师)。 此外,众所周知,海南岛战役最大的难题是渡海船只。战役准备期间,徐国夫指挥119师突袭涠洲岛,一举缴获300多艘大型帆船,使40军有了一次可以运送2个师兵力的船只。这是韩先楚三次建议提前渡海作战的底气和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徐国夫的涠洲岛夺船,就没有韩先楚的提前渡海建议和行动。顺便说一句:海南岛战役的所有登岛部队中,唯一全师上岛的,唯有40军119师——因为他们有船。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