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待嫂子、弟媳为何两种态度?

2021-12-06|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公元626年大唐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突然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诸子都被杀死。李建成的太......
美窝网 http://www.meiwo123.com/

公元626年大唐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突然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诸子都被杀死。

李建成的太子妃郑观音被迁居于别馆。五十年后,即公元676年上元三年正月三十日原太子妃郑观音在长乐门内的宫中去世,虚岁七十八。唐高宗深切哀悼,礼有加隆,祔葬隐陵(李建成墓)之东侧。

而李元吉的齐王妃杨氏却成为李世民的姬侍,并生下了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不过杨氏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成为唐太宗的后宫,因史料缺失,皆不可考。杨氏的生平亦不可知,最终也没有陪葬唐太宗昭陵。

那么,李世民为何会奉养太子妃而纳齐王妃入后宫?为何两个女人会有两种结局?

首先性格不同。

太子妃郑观音天生丽质,李世民并不是没有动过心,只是郑观音是个洁身自好的女人。东宫一倒之后,郑观音立即就选择了出家为尼,从此不再过问政治。

据郑观音的墓志铭记载,她出生于599年,比李世民小一岁。按理来说,李世民对这位寡嫂完全可以用对待弟媳的手段把她据为己有。但李世民没有这样做,而是将寡嫂奉养在长乐门内,让她抚育女儿。此传,郑观音在李建成死后,终日悼念亡夫,这使得李世民对她愈发不感兴趣。

而史料记载,齐王妃杨氏“玉貌雪肤,眉目如画”,杨氏很早就与李世民私通了。当年,李元吉为了帮哥哥李建成击败李世民,巴结了李渊的几个宠妃,经常在李渊耳边吹枕边风,说李世民坏话。而李世民同样懂得通过女人为自己创造有利条件。李世民勾引了弟弟李元吉的老婆,将弟媳发展成了自己的眼线。所以,李元吉很多的言语和行动,都被李世民知道了。玄武门之变后,杨氏先是没入宫中,然后被李世民收入后宫。

其次背景不同。

太子妃郑观音出身荥阳郑氏,郑氏是北方著名士族门阀,属“山东士族”的代表,从北魏时期便世代为高官显宦,颇具政治影响力。虽然李世民发动了政变并获得了胜利,但是并不代表他打下了江山便可以守江山,他需要这些强大势力的支援。因此,李世民因为畏惧士族门阀贵族集团而选择了放过郑观音,只是将她迁居于别馆。

而齐王妃杨氏尽管也是出身高贵,属于弘农杨氏,北朝著名豪门,关陇士族的代表。同时,杨氏还是隋朝宗室杨雄的侄孙女,观国公、左卫大将军杨恭仁的从侄女,但是改朝换代后,她的弘农杨氏势力已开始走下坡路,不足为患。

再者心情不同。

郑观音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如果没有发生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登基,郑观音必然是正宫皇后母仪天下。也正是由于其身份实在是特殊,所以她注定了不会被李世民身边的大臣所接受,毕竟连齐王妃这样普通的妃子,都被大臣们所不喜欢,更何况太子妃郑观音了。

齐王妃杨氏就不同了。杨氏虽然嫁给了齐王,但是两个人并没有生下孩子,而换一个丈夫对齐王妃而言,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郑氏却不一样,她和李建成之间是有孩子的,而母亲对孩子的重视是人们所无法想象的。郑观音对于李世民的恨意远比齐王妃要重,倘若李世民将其收入后宫的话,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长孙皇后去世后,中宫缺位,李世民甚至打算册杨氏为皇后,但遭到魏征反对,魏征对李世民说了一句“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让李世民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然杨氏也出身名门,但是她并非是一个专情之人,只要别人对她好,并且有权有势,她便可以满意。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杨氏进入后宫之后,便深得李世民的喜爱,甚至还差点被立为了皇后。

不过话说回来,古代的妇女本身就没有什么地位,丈夫已经被杀,儿子也已经被杀,无论是太子妃还是齐王妃,她们又能做什么呢?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云推商贸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云推商贸网 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