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找投资 https://m.touzitop.com/ysjd/20195738.html 近日,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319.SH)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拟公开发行新股数量4053万股,保荐机构为英大证券。 欧林生物成立于2009年,处在医药制造行业中,是一家专注于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生物制造企业。目前,公司已布局13种产品,主要包括5种1类创新疫苗和5种多联多价疫苗的在研产品,以及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三种已上市产品。在已上市的产品中,吸附破伤风疫苗的销售收入占比超过70%。 受到全球对疫苗接种的需求日益增加、政府及国际机构的支持及研发新疫苗的推动,全球疫苗市场的规模从2014年的341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52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9.1%,在2030年有望达到101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1%。 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背景下,欧林生物的经营情况如何呢?接下来南财AI新闻实验室为大家简析。 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在招股书中对近年来营收及扣非净利润的情况进行了披露。数据显示,欧林生物在2020年共实现了营业收入3.20亿元,同比增长了78.72%,扣非净利润为2734万,同比增长174.61%,从数据来看,公司在2020年营收及扣非净利润实现较高的增速。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公司的营收规模虽持续扩大,但在2020年才处于盈利的状况。 从收入占比的数据来看,吸附破伤风疫苗和Hib结合疫苗是公司主要的营收收入来源,其中吸附破伤风疫苗的收入占比超过70%,而Hib结合疫苗的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22.7%降至2020年的7.7%。而作为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破伤风类毒素浓缩原液产品收入占比最小,甚至还出现逐步下滑的趋势。 从各类产品详细的收入数据来看,吸附破伤风疫苗及破伤风类毒素浓缩原液产品收入在报告期内持续增长。其中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的吸附破伤风疫苗产品收入从2018年的6445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2.91亿元,在报告期内的增速均大于100%。而Hib结合疫苗产品的收入在2020年相较2019年有所下滑。 从数据来看,吸附破伤风疫苗的收入在报告期内快速增长是由于其销量急剧增加所引起的,其产品销量在报告期内分别为84.88万支、105.51万支及242.64万支。公司称是由于在居民防护意识及接种率提升和竞争对手较少的背景下,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进而实现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Hib结合疫苗的收入下滑则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销量大幅下降,其产品销量从2019年的56.73万支下降至2020年的24.84万支,下滑幅度高达56.21%。从数据来看,产品销量的下降幅度远高于产品收入36.73%的降幅,主要是由于其销量虽下滑,但单价有所上升,单价从2019年的71.15元提升至2020年的102.67元。 期间费用压缩利润空间在看完营收情况后,我们再看看其毛利率及期间费用的情况。 在报告期内,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84.72%、91.50%、95.14%。从数据来看,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并持续提升。公司称主要是由于公司毛利率产品较高的吸附破伤风疫苗产品收入占比增加导致的。 在如此高的毛利率水平下,公司2018年及2019年仍处于亏损状态,到2020年虽扭亏为盈,但利润率也只有8.5%,公司的盈利能力为何不理想?我们来看看公司的期间费用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分别为110.15%、107.96%及83.44%。从数据来看,公司的期间费用率虽持续下滑,但在2018年及2019年的比例超过100%,在2020年仍处于83.44%较高的水平。期间费用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随着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期间费用的比例持续下降。 从数据来看,公司的销售费用是期间费用数据中占比较高的费用。销售费用从2018年的3093万增长至2020年的1.84亿元,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公司称这是由于随着吸附破伤风疫苗和Hib结合疫苗两个产品的上市销售,公司为了快速打开市场,组建销售团队及聘请专业推广商进行推广活动,导致推广服务费、职工薪酬增幅较大引起的。 从公司综合毛利率及期间费用情况来看,公司在2018年及2019年产生亏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期间费用率超过100%导致的,2020年由于期间费用率降至83.44%,进而扭亏为盈。但从整体来看,现阶段过高的期间费用率持续在压缩公司的利润空间。 应收账款规模较大除了以上公司经营情况外,招股书中,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的风险值得关注。 在招股书中,公司称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3764.68万元、1.11亿元和1.91亿元,占公司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8.76%、44.58%和52.56%。从数据来看,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逐年增长。伴随着应收账款规模持续的增长,公司未按约定信用期的应收账款也持续增加。报告期各期末,未按约定信用期应收账款分别为2240.32万元、6326.93万元和1.07亿元,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66.85%、57.30%和 52.66%。若是未来出现大规模的坏账,将对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