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体育 http://c55.tv 过去不久的端午节上,河南传统文化再次出圈。《祈》惊鸿一舞,把1700多年前的《洛神赋》活现人间,让观众见识到什么叫美到窒息。 借着更新与传统的链接,年轻人拥有了“买买买”之外的过节方式。 努力翻新传统的不仅是河南卫视,还有来自广东顺德的Fish渔农处。过去五年多来,他们试过把粤剧注入摇滚音乐,把乡村历史玩成“剧本杀”。他们说, 乡村传统,不只有“土”和套路,还有挖不完的文化和弄不完的新潮。 本月,生活方式研究院和Fish渔农处的创始人刘铿和联结官卡斯一起,聊了聊年轻人如何讲好本地故事,助推小城的乡村“出圈”。 #01 对过节,顺德人是认真的 顺德美食随纪录片走红全国。Fish渔农处的创始人刘铿是土生土长的顺德人,他眼里的双皮奶本是家门口的一碗普通甜品,如今却变成全国吃货都想打卡的网红美食。 这些络绎不绝的捧场和称赞,给顺德人一份自信,去重新审视本地文化。 在顺德的十个镇街,传统民俗是本地生活的天然一部分。农历正月,容桂有从宋代流传下来的“生菜会”;农历五月初,勒流有600多年历史的“龙眼点睛”;秋收过后,均安有从清代延续至今的“关帝侯王出游”(简称“帝王出游”)。 百年延续:均安帝王出游微纪录片 每年帝王出游,村中壮丁抬着关帝和侯王的銮舆,浩浩荡荡巡游各村,一连十多天。当地新娘纷纷换上裙褂,恭候道旁。据介绍,均安新娘的裙褂会穿两次,一次是新婚之日,见过相亲父老;另一次则是新婚第一年的帝王出游,见过庇佑全村的神明。 Fish渔农处联络官卡斯说: “年轻人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那么传统民俗就是乡村的仪式感。” 对于全村老少来说,这项拥有160多年历史的民俗,隆重程度堪比春节。但对均安以外的人来说,这仅仅是一项广东省非遗,不算知名。 帝王出游中的飘色表演。 一碗双皮奶能出圈,为什么“帝王出游”不能? 在村民的心目中,这项百年民俗至少要走出均安这个舒适圈,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2015年,刘铿和小伙伴,第一次承接了帝王出游的更新策划。这也意味着这支顺德本地团队,背负起全村人的“出圈”期望。 团队花了许多时间去拜访村中长老,与上百户人家攀谈,研读本地历史文献,挖掘均安独有的乡土历史文化,仔细收集散落乡野的文化碎片。 卡斯说:“帝王出游本身就会有天然变化。每一年有不同的人参与,每一代人也会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其中 。我们不希望干扰这项文化活动的核心,策划活动是从外围着手的。 ” 在Fish团队的助产下,第一届“关帝墟”横空出世。 所谓“墟”是一种乡村市集,包容各路能人异士,而“关帝墟”则是一种包罗万有的文化载体。 活动当天,祠堂前,牌坊旁,球场上,年轻人画涂鸦壁画、办露天音乐会、跳即兴现代舞、展示乡村规划模型等。各种各样现代元素,一下子在村头巷尾喷涌而出。 喧嚣之间,夹杂着一些批评。“他们在表达什么?”“那个老外又在跳什么?”……面对关帝墟的现代活动,部分村民看得一脸疑惑,连力主创新的政府领导也不太认可。 卡斯说:“ 现代的表达方式,与当地乡村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当时并没有想清楚。 ”经过反思,团队发现自己更多是将现代创意内容“嫁接”到阡陌乡村,整合的功夫做得还不够。 #02 对传统,年轻人是上心的 虽然本地人不认同“关帝墟”的部分形式,但对策划理念还是有共鸣的。 出乎意料地,Fish团队得到第二次机会。“出圈”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吸取上一次的经验,这次策划团队从“融入”做文章。每次帝王出游后,各村会设宴招待村民,菜式较家常。Fish团队把一些特色菜加入到村宴,创设 “关帝饭” 。 本地特色菜里最有名的,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 均安蒸猪 。每一次蒸整头猪,先腌再蒸,猪肉爽口不腻。 钢针扎入猪身,再过冷水浴。/舌尖上的中国 还有近代史上鼎鼎有名的 妈姐菜 。早年远赴东南亚做女佣的自梳女,将顺德菜的鲜味和外国香料融合,创作出黑椒炒蟹、妈姐豉油鸡等fusion菜式。 妈姐菜。/揾食珠三角 关帝饭的菜式全是本地经典,同桌吃饭的是本地村民,甚至做菜的师傅都来自村生产队。 觥筹交错之间,外地人也能原真体验本地美食与文化,均安美食的口碑不胫而走。 除了“吃”,Fish团队还在“玩”里下功夫。2018年,乡村导赏正流行。刘铿觉得“听本地人讲解”的方式不够生动,他认为:“人们到乡村旅游是想放松一下,和到博物馆参观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喜欢玩RPG游戏的刘铿,想到利用整条村的空间来玩一场沉浸式游戏。 玩家扮演勇士收集道具和卡片,制服水怪和匪徒,完成升级。这也算是乡村办的“剧本杀”。 这样的游戏设定是以当地历史和信仰为前提的。新中国成立前,沙头村受洪涝灾害,常有江匪出没,侵扰村民安宁。独特的社会地理环境,使得村民大多信奉源自三国的关羽和源自江西的水神晏公。 玩家要收集的卡片上印有关公、牌坊、帅旗等文化符号和历史。 在游戏里,地方和故事融合为一,传统和创新紧密相连,年轻人找到了解锁古村的新方式。 村中的祠堂、拱门、牌坊等环境,不仅仅是一个虚拟游戏的空间,同时是一段真实历史的载体。 一般人对古村旅游的心理预期,大多是到祠堂转一圈,十分钟完事。而在“沙头荣耀”至少得玩40分钟。刘铿说当天收到不少家长的抱怨,怪他把游戏设计得太复杂,小朋友没玩通关不愿走。 “沙头荣耀”游戏里,小玩家展示自己的战斗成果。 #03 对新潮,村里人也玩得起 近年许多机构流行做文创周边,但形式总离不开胶带、书签和环保袋这“三板斧”。卡斯认为,到乡村做文创要接地气。他们挑选了当地人熟悉的牛乳、大头菜和蛋黄酥等进行重新包装。 拜访村民的时候,团队留意到本地人喜欢喝红米酒。他们把这种酒做成限量纪念礼盒,几千瓶酒,一天售罄。 本地酒的新包装上,印有Q版关帝侯王。这些IP形象不仅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而且获得年过六旬的长老们点赞。 卡斯说:“ 这不仅是单个设计是否好看的问题,而是村民有没有把你当自己人。 这些年,我们能够和本地人从陌生到熟悉,继而相互理解,真的非常感恩。” 帝王出游会途经的村落十多个村落,每一年都会选其中一条村作巡游主办村。同样地,关帝墟的主办村,也会一年一换。 近年来,各村长老会抢着当“关帝墟”的主办村。“关帝墟”还入选了博鳌的“中国文创地图”。 现在村头巷尾经常碰到来游玩参观的村外人。帮“帝王出游”出圈的努力,逐渐展现成效。 这些年和村民打交道,刘铿留意到城里人对乡村存在许多误解,尤其是误以为村里人不愿接受新鲜事物。 刘铿说:“乡村人也渴望有很前卫的表达,渴望被看到,只是村里人能用的工具太少。” 为了明晰村民的真切想法,团队每年会发起一个乡村议题。最近一届是“理想乡村”,展览现场村民可将自己“想要的东西”写在小旗子上,插进沙盘地图。 老人希望村里的公厕“舒服又好看”,小朋友想要一个书店,年轻人希望村里多一些艺术装置……愿望旗子密密麻麻地插满三米多长的沙盘上。只要掌握合适的工具,乡村人也很有自己的生活主张。 提及“误解”,卡斯留意到另一个,那就是社会总觉得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 卡斯说:“我们接触到大量对乡村、对传统感兴趣的年轻人。日常生活中,他们较少能获取相关资讯,也不知道有什么方式可以参与。没能亲身参与,不代表没有兴趣。” 据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的调研,近9成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其中超过八成通过网络媒介了解传统文化。人们能透过网络感受到仿古妆容、汉服、舞蹈等视觉表现的魅力,但像帝王出游、村宴等传统氛围,隔着屏幕仿佛隔着几重山。 按照往年筹办的节奏,Fish渔农处到6月应忙着准备关帝墟。受疫情影响,关帝墟去年没办成,今年的情况还不好说。 面对这一不确定因素,刘铿把“疫情的影响”放进历史长河中思考。历史上,帝王出游最初设在农历三月举办,后因春季雨水多,改期到秋天。他说: “真正活的文化会因应时代而变化,一种具延展性的变化。”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