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乐乐文章网 http://www.d7nphxgl.cn 一笔仅1.32亿的贷款,却搅动了恒大的一池春水。 两日前,广发银行宜兴支行针对恒大地产申请财产诉讼保全的民事裁定书,让恒大陷入了舆论漩涡。 人们纷纷猜测,恒大莫不是要遭遇资金链断裂的危险,要么为啥连1.32亿都拿不出来? 消息疯传网络后,恒大火速回应称,这笔贷款明年3月份才到期,广发银行宜兴支行涉嫌滥用诉前保全,将依法对其进行起诉。 不过,二级市场可不管这些,先跌为敬。恒大旗下包括中国恒大、恒大汽车在内的上市公司连续三日大跌,地产主体中国恒大市值已跌破1000亿港币,较去年7月份的峰值跌超70%。 银行向来以风控严格著称,对于危险的嗅觉自是灵敏。 广发银行在贷款未到期前就来了这么一出提前跳车抽贷,大概率是提前知道了什么。所谓跑得快减亏,跑得慢巨亏,对于陷入困境的公司尤其适用。 实际上,有关恒大资金链紧张的事情,也并不是最近才曝出来。 去年9月份,就有一份关于恒大集团逼宫上头重组的文件传出。 彼时,恒大正借壳深深房,想在A股上市。但那时候的环境和政策,其实是不太支持房地产企业再上市的,因此这次联姻一拖就是4年。 这期间,相关部门针对地产企业,出台了一个所谓的“三道红线”要求。 即地产公司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如若达不到上述三条要求,将不允许他们再进行借贷融资了。 而当时恒大的财务数据,却是连踩三条红线,这意味以前借新还旧,缓解资金压力的玩法,对恒大来说已经不适用了。 因此,市场有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会有恒大“逼宫”的文件传出,可能是因为恒大早就知道了“三道红线”这个事情,展开最后的殊死一搏。 因为只有借壳成功了,才能在债务融资受阻的情况下,通过股权市场去融资。当然,恒大是不会承认这件事情的,当天就发了个公告澄清,网传邮件系编造和谣传。 谣传不谣传的咱不知道,但后来的一些事情,却也真实地反映了恒大资金层面的窘境。 由于监管部门守住了底线,恒大借壳深深房上市的事最终无疾而终。许老板,想通过回A股“割韭菜”,缓解资金压力的方式就此泡汤。 那会儿为了上市,许老板找了1300亿的战略投资,如果没上市成功,许老板是要连本带分红一起偿还给战略投资者的。 当时恒大账上的钱就那么一千来亿,除了这些战略投资者的钱,还有几千亿的短期负债,这要是都还出去,公司可能就彻底完犊子了。 那这钱怎么还呢? 都说只要脸皮厚,借钱的才是老子。许老板就特精于此道,几番扯皮游说,当初战略投资恒大的机构、企业,多数将那笔投资转成了普通股权,成了长期股东。 这里面就有今年被迫卖股,让出公司实控权的苏宁易购老板张近东。借给了恒大200亿,完了自己公司出现现金流危机了,却硬是要不回,只好割自己的肉了。 恒大自己也在借壳未果后,逐步变卖手中的资产,以降低自身的负债率。 我们常常用“大而不倒”来形容那些规模庞大,影响广泛,在遭遇经营危机的时候,自会有人解救,不可能倒闭的企业。 在国内,房地产就曾被认为是这样的存在:产业链颇长、长期以来的高负债运营绑架了不少的金融机构、地方经济的绝对支撑。 以至于普通老百姓都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房价不可能跌,房地产公司不可能破产。但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地产承载的经济驱动力马车的作用,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无数新经济平台正在创造更多的价值,并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互联网、科技制造、新能源产业中,不少上市企业的价值已经开始成倍的超越上市的房企。 而胡润的中国富豪排行榜上,当年屏霸前十的地产老板们,也正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 所以,恒大能倒么? 或许对于其产业链上的数千家企业、借钱给它的几百家金融机构以及很大内部的十数万员工来说,恒大倒了会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损失。 而放在整个国家发展的浪潮中,恒大的兴衰仅仅只是经济更迭过程中的正常代谢罢了。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